全部峰揚學堂

出差可以把可愛的小水獺帶回當寵物?小心面臨刑事責任!

標題:出差可以把可愛的小水獺帶回當寵物?小心面臨刑事責任!

案例:
小玉是一名熱愛動物的上班族,某次到東南亞出差時,在當地市場看到一隻可愛的幼年水獺,一時衝動便購買並偷偷帶回台灣,想當作寵物飼養。沒想到入境時被海關查獲,不僅水獺被沒收,小王更因違反《野生動物保育法》被移送法辦,最終遭法院判處有期徒刑8個月有期徒刑。小王懊悔不已:「我只是覺得牠可愛,不知道這麼嚴重……」。

為什麼帶水獺回台會違法?
1.水獺是保育類動物
根據《野生動物保育法》第4條,水獺屬於農業部公告陸域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「二級保育類」,無論是活體或其產製品(如皮毛、標本),均受嚴格保護。

2.輸入保育類動物需中央主管機關許可
依《野生動物保育法》第24條第1項規定,保育類野生動物之活體及產製品,非經中央主管機關(行政院農業委員會)同意,不得輸入或輸出。

換言之,未經農委會核准,任何人不得私自攜帶水獺入境,即使是「個人寵物」或「紀念品」也不行。

違法後果有多嚴重?
根據野生動物保護法第40條第1款:
「未經許可輸入保育類野生動物活體或其產製品者,處6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,得併科30萬元以上150萬元以下罰金。」

小玉的行為已構成「非法輸入保育類野生動物活體罪」,因此面臨刑事責任。實務上,法院會綜合考量動物的保育等級、數量及行為人動機(如商業販售或個人飼養)量刑,但即使出於「無知」或「善意」,仍難免除刑責。

常見誤解:
問題1:我只是帶回一隻當寵物,又沒傷害牠,為何犯法?

野生動物保護法的核心宗旨是「預防非法貿易」和「維護生態平衡」。即使個人飼養,也可能間接助長盜獵市場(例如東南亞水獺幼崽常因捕捉導致母獺被殺)。此外,外來種若逃逸,更可能威脅本土生態。

問題2:如果是「非保育類」野生動物,可以帶回嗎?
非保育類野生動物雖不適用第40條重罰,但仍需依《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》向海關申報檢疫,違者最高可罰100萬元。例如:刺蝟、蜜袋鼯等雖非保育類,但未申報仍可能受罰。

問題3:在國外買的「水獺標本」或「皮草」可以帶回嗎?

不行。「產製品」(如標本、皮毛、牙齒)同樣受規範。

正確做法:愛護動物,請跟我這樣做
  1. 出國前查詢保育名單。農業部官網提供「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」。
  2. 拒絕購買野生動物製品
  3. 支持合法管道認養:若想飼養特殊寵物,可選擇國內合法繁殖的物種,並確認賣方具《特定寵物業管理辦法》許可證。
你有其他法律疑難雜症?
趕快點擊「預約諮詢